
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量會使混凝土的溫度升高,雖然隨時間的推移混凝土溫度會慢慢冷卻,但結構各個位置的溫度下降速率不均勻,結構不同位置將發生相對溫差,此溫差會使混凝土發生溫度應力混凝土澆筑初期,水泥水化熱產生的速率遠遠大于熱擴散率,內部溫度升高將發生膨脹,但混凝土表面的溫度下降較快,相對應變較小,從而使混凝土表面產生拉應力,若這種拉應力過大,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為了有效預防因混凝土水化反應引起的溫度應力變化產生的裂縫,采取現場埋設溫度傳感器采集數據和有限元分析結合的方法,提出合理的預防溫度應力導致的裂縫產生的工程措施。
目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多集中在為防止混凝土溫度裂縫的產生,對其溫度進行監測或是針對因溫度應力混凝土產生裂縫后,采取有限元方法分析裂縫產生的原因,為施工提供參考。本研究在原有試驗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立足于全過程監測與分析,在分階段對溫度監測數據和現場裂縫情況進行分析基礎上,運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預測后續施工混凝土溫度裂縫產生的位置,以及預先理論驗證防裂工程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改進方案。
層澆筑施工方法可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峰值,對避免溫度裂縫的出現是有益的該塊箱梁因混凝土體積較大,考慮水化熱因素分兩層澆筑施工,第一層澆筑至梁高處,澆筑完畢后采用覆蓋棉氈布灑淡水養護,待條件成熟后進行第二層澆筑至梁頂高位置。本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成果,在第一層澆筑混凝土埋設支溫度傳感器,第二層澆筑埋設的傳感器位置和數量,參考了第一層溫度監測和有限元分析結果,埋設溫度傳感器8支,測點布置示意圖見圖,圖中橫虛線為兩次澆筑混凝土的分界線。
該箱梁橫隔板設計厚度達3m,在已施工結束的箱梁橫隔板處都出現大量的裂縫,為探究溫度變化及分布規律,采取現場埋設溫度傳感器采集溫度數據儀器設備采用的是多點溫度自動測試系統和溫度傳感器。
該塊箱梁第一層混凝土澆筑于的完畢,隨即開始溫度及應變數據采集,直至之間每隔9 T進行溫度和應變數據采集,往后改成每隔8h采集一次時間共計約 203H。
專業從事機械產品設計│有限元分析│強度分析│結構優化│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本文出自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www.yw15777.cn,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