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天橋一般建造在車流量大的人行密集段,用于避免車流和人流的平面沖突,確保行人安全,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鋼結構斜拉式人行天橋在國內使用較少,鋼結構人行天橋在長期使用之后會出現表面腐蝕、焊縫脫落、局部開裂等問題,人行天橋的承載能力和安全性能會因此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定期對鋼結構人行天橋的承載力及性能進行檢測。研究對昆明市某干道上的人行天橋進行靜載試驗,測定橋跨結構的靜力效應( 靜應變、靜位移等) ,通過荷載試驗和有限元分析全面了解該橋現階段存在的病害、缺陷,并對橋梁結構承載能力及工作性能進行整體檢測與評價,評估其技術狀況及現階段工作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相應的維修、維護建議。
該人行天橋自1997 年建立,使用至今近17年。天橋主跨為鋼箱梁結構,斜塔對稱稀索斜拉,斜拉橋主跨,總跨度為,橋面寬近。主跨橋面鋪裝為花紋鋼板,鋼板表面鋪設有一層橡膠墊,其余走道處橋面為細石混凝土,混凝土表面設置防滑條。主橋結構采用鋼結構,材料為熱軋鋼板及熱軋槽鋼、角鋼等。拉索采用鋼絞線,外包熱軋無縫鋼管。天橋實景如圖所示依據設計圖紙和結構受力特點,借助橋梁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建立斜拉桿鋼箱梁式人行天橋的模型,梁柱構件均采用梁單元模擬,橋面板、欄行天橋工作時主要承受行人荷載及結構自重,屬于靜力荷載。根據影響線計算出天橋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產生的內力,取主跨跨中正彎矩最大截面為試驗控制截面,并在橋跨內布置沙袋,以得到跨中截面最大正彎矩。計算出試驗加載產生的內力與設計荷載產生的理論內力比值即荷載效率,使之滿足橋梁檢測評定規范的要求。
人行天橋走道橋面兩側均設置有欄桿,現場檢測未發現扶手及欄桿有構件脫落、彎曲變形等異常現象,但多處橋面扶手、欄桿存在漆膜脫落、銹蝕現象。橋面設有落水孔,檢測時落水孔處未見相應明落水管。鋼箱梁未出現明顯下撓、扭曲變形現象。
對某人行天橋進行靜載試驗并采用有限元軟件進行建模分析計算,得出以下結論:
1) 該橋使用時間較長,應對存在漆膜脫落、銹蝕部位的索塔、扶手及欄桿、鋼箱梁進行必要的修復處理,增設相應的限高及其他交通標識,必要時應加裝相應的落水管,收緊已松動的拉索;
2) 最不利荷載布置工況下,主跨跨中截面下緣出現最大拉應力,最大壓應力出現在橋墩處箱梁截面下緣;
3) 檢測截面應力校驗系數均小于1,說明結構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校驗系數值較小,可見主梁的實際抗彎剛度較大,結構理論計算偏于安全,天橋結構工作性能良好,承載能力有富余;
4) 相對殘余應變在1.1%-1.6%之間,遠小于限值,安全儲備較大;
5) 有限元分析能有效地運用于斜拉式鋼結構天橋整體結構的安全評價。
專業從事機械產品設計│有限元分析│強度分析│結構優化│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本文出自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www.yw15777.cn,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