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松機作為農業機械化生產體系中主要配套機具之一,作業后可加深耕層而不翻轉土壤,打破犁底層,能夠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減輕土壤侵蝕,從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蓄水抗旱能力。深松鏟是深松機的關鍵部件,其結構參數與加工工藝水平不僅影響著整機的尺寸和質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深松效果。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因此深松鏟的強度。剛度研究是深松機設計和制造必不可少的環節。如何快速準確地對深松鏟進行設計和強度校核,并縮短產品設計周期,是擺在設計師面前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參數化設計和有限元分析能力,探索了設計農機具的新思路,只要設計人員改變參數,就可使用進行深松鏟的參數化設計,并進行了詳細的有限元分析,從而能夠大大減少深松機研究與設計的工作量,提高產品質量。
深松鏟主要由鏟柱和鏟尖兩部分組成。利用經驗數據完成深松鏟各部分的初步設計,確定其幾何尺寸。公差精度。材料特性。結構原理和裝配關系等特征參數。根據Pro/E的參數化建模技術,在分析了各零部件尺寸參數和約束的基礎上,制造所需要零部件數據庫,利用虛擬裝配技術,根據尺寸約束特性將所需的各零部件裝配成整體,隨后進行干涉檢查和整體檢查。如果在檢查中發現了問題,修改結構或尺寸,直到檢查合格為止。
為尋求鏟柱最優結構形狀,假定深松鏟柱截面形狀有梯形和三角形兩種結構形式,分析不同截面鏟柱的變形及應力情況,如圖所示。
根據生產經驗,翼形鏟尖深松效果較好。Pro/E參數化設計后的鏟尖三維模型如圖所示。
為了模擬深松鏟真實工作情況,須對剛體施加約束,限制其自由度。本研究中在鏟柱的5個螺栓孔及鏟尖與鏟柱相聯結的兩個螺栓孔處分別施加約束,限4個移動自由度以及兩個垂直于孔軸線方向的轉動自由度。
由圖可知,鏟柱的下端,即與鏟尖連接處變形較大,梯形鏟柱最大變形值為 0.078,三角形鏟柱最大變形值為0.024,而兩種形狀鏟柱變形量均較小。
由圖可知,深松鏟尖最大變形處在鏟的尖端部,最大變形值為0.066,越接近后部變形越小。由圖可知,鏟尖在工作過程中最大應力位置在與鏟柱相聯接的第1個螺栓孔前,得到最大應力值為120 MPa,越接近前面尖部的位置所受的應力越小。鏟尖最大應力和變形值均在允許范圍之內,即結構的強度、結構剛度滿足設計要求。
專業從事機械產品設計│有限元分析│強度分析│結構優化│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本文出自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www.yw15777.cn,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