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內彈道測試中,膛壓測定是火炮試驗的重要項目之一,目前火炮膛壓測試方法主要有銅柱膛壓法和電子測壓法,電測法作為火炮膛壓測試的一種基本方法,人們對其測試精度一直非常關注,而火炮膛壓測試系統的動態校準是保證測試精度的有力措施之一,是進一步提高測試精度的依據。火炮膛壓測試系統的動態校準裝置,能夠模擬高膛壓火炮的膛壓變化規律,其產生壓力過程是用起爆器通過引出的點火藥包的導線,引爆點火藥包,進而引爆火藥,在本體內部產生一定的氣壓,當氣壓壓力超過膜片的壓力極限時,膜片破膜開始卸壓,動態校準裝置的本體部分是承受瞬時800Mpa內壓的關鍵部件,因此它的強度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火炮膛壓測試系統校準裝置如圖所示,它主要由壓力發生器,3個標準傳感器,3個電荷放大器,高速數據采集卡組成,其主體是壓力發生器,用少量的發射藥喲120g班帶膜片、噴管的壓力發生器內點燃,便可產生一個類似膛壓曲線的壓力舊寸間過程,被校測試系統放在壓力發生器內。
本體的基本尺寸如圖所示:本體的強度分析問題為厚壁圓筒受內壓作用下的彈塑性失效分析。當內壓較小時,本體圓筒部分的橫截面處于彈性狀態。當內壓繼續增大,圓筒部分內邊緣點出現屈服。根據Mices屈服條件,當此時相應的彈性極限內壓由公式可得,式中:a,b分別為本體圓筒部分的內外半徑,為本體材料的屈服應力。本體的外直徑為196mm,內直徑為60mm材料為鋼材,屈服應力為:1130MPa。
計算可得彈性極限內壓為:p=590MPG若施加內壓大于p=590MP。本體將發生彈塑性變形,半徑為P的一個圓將本體截面分為兩部分,內部一部分面積達到塑性,外部一部分面積仍處于彈性,記彈塑性界面半徑為6寸的內壓Pa。將圓筒的內壓加到Pa后完全卸載,再重新加內壓P由于殘余應力存在,內壓P如果不超過第一次所加的內壓PA則圓筒內不會發生新的塑性變形。即使內壓在一定范圍內反復變化,圓筒像處在彈性狀態一樣,不會引起塑性破壞。這種利用先加載超過彈性極限壓力,然后卸載,產生殘余應力,使得再加載時圓筒的彈性極限壓力提高的辦法叫做自增強處理,而第一次所加的壓力作自增強壓力。
自增強處理可提高圓筒彈性工作范圍和疲勞強度,尤其可避免塑性疲勞,但自增強應適度。實際應用還應結合圓筒尺寸要求、材料機械性能和操作條件綜合考慮,并應保證卸載后不會發生反向屈服。利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建立圓筒的四分之一模型,施加800MPa的內壓,Von-Mises應力分布如圖所示可知,節點142的Von-Mises應力為1060MPG,節點143的Von-Mises應力為1300MPG。
專業從事機械產品設計│有限元分析│強度分析│結構優化│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本文出自杭州納泰科技咨詢有限公司www.yw15777.cn,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相關鏈接!